家的味道
推開家門,那股子熟悉的味道就撲面而來啦。說不上來具體是啥味兒,是老媽在廚房燉肉的香?是陽臺上老爸養(yǎng)的花花草草的清香?還是那有點年頭的家具散發(fā)出的、獨屬于這個家的氣息?混在一起,不濃不淡,卻一下子就把心里那點奔波勞碌的毛躁給熨帖平了。這就是“家的味道”吧,人還沒坐下,心就先安了。
那幾天,家里吵吵嚷嚷的,熱鬧的就像個集市??蛷d的沙發(fā)上永遠擠滿了人,幾個孩子在沙發(fā)上嬉笑打鬧,抱枕一會兒在這個的頭上、一會兒扔到那個的背上,就是沒有老老實實的在沙發(fā)上待過。我們幾個嗑瓜子、啃水果,聊著各自的近況。爸媽就坐在旁邊,笑瞇瞇地聽著,時不時插句話,問點他們關心的問題。
廚房更是熱鬧,鍋碗瓢盆叮當響。大姐做她的“拿手”紅燒肉,一會油放多了、一會冰糖又熬焦了,總之是一個忙。小妹非要露一手新學的油燜大蝦,喊著讓切點蔥姜、剝點蒜,于是弟弟就在那笨手笨腳的剝著蒜,我負責洗菜切菜打打下手。沒一會就你奪我鍋鏟、我笑你切菜笨拙,小小的空間里空氣頓時也充滿了歡樂。這種熱鬧,這種忙碌,本身就是家的味道,它不講究技法,不追求精致,要的就是這份手忙腳亂、吵吵鬧鬧的溫馨。這一刻,我們仿佛又回到了許多年前,那些在灶臺邊眼巴巴的等著老媽揭鍋時打鬧的時光。那時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,而現(xiàn)在,才發(fā)現(xiàn)最想念的,就是這小小的廚房里飄出的煙火氣。老媽總想進來“指點工作”,被我們嘻嘻哈哈地推出去:“你和老爸還是等著嘗嘗看誰做的好吃吧”。
飯桌是絕對的中心,菜擺的滿滿當當?shù)?,大家擠擠挨挨地坐著,筷子你來我往。吵著“這塊肉有點肥哈給你吧”、“那個丸子好吃再給我一個”,不一會,各自的碗里就堆成了“小山”。說起小時候各自的糗事,惹的爸媽哈哈的笑。老爸會抿上一口小酒,話不多,但眼角的皺紋都笑的舒展開了。這飯菜的香味,混合著談笑聲,就是“家的味道”最濃烈的時刻,暖胃,更暖心。
晚上,大家都擠在客廳看電視,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。茶幾上擺著洗好的葡萄、剝好的石榴,老媽還是會像小時候一樣,先一人一樣的分點,以示公允。
相聚的時刻總是過的飛快,轉眼又要各奔東西。臨行前的車后備箱里,被老爸老媽塞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食、自己做的臘腸、腌菜、還有包好凍起的多樣餡的餃子。父母總覺得不在他們身邊我們會餓著。
車子發(fā)動了,從后視鏡能看到父母站在路邊揮手的身影,越來越小。車里還彌漫著從家里帶出來的,那股飯菜與煙火氣混合的、暖融融的味道。這味道,會一直陪著我,這味道,能治愈所有的疲憊。這個味道,名字就叫——家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