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
胡適晚年寫文《容忍比自由更重要》,是怎樣的心境,怎樣的領(lǐng)悟!年輕不再是任性的王牌,而深刻也離的很遠。四十不惑,這個“惑”,是茫然嗎?
曾經(jīng)好到不能再好的朋友,因為思想的斷層而逐漸疏離。我醉君復(fù)樂,陶然共忘機的畫面許久不曾有過。不輕易親近一個人。每個人就像一顆洋蔥,外表滾圓,無味且色彩黯淡,但越往里去越見辛辣甚至淚流滿面。更不輕易斷言一個人,怨憤中總是有感情的。用沉默包容失落,用喜悅粉飾憂傷。一個人的好,他人未必完全領(lǐng)悟。就如我們不曾真正的了解對方一樣。
看的多說的少,想得多做得少。尚未完全超脫俗物,越來越少有激情。為一個肉包子的香氣吸引而迢迢走遠路的歲月是真真正正的遠去了,而且不會再有。面對一盤紅燒肉,都要想一想,是不是真的需要呢?既然有也可,無也可,為什么要去搶呢?
逢到周日,逢到春光媚,不睜眼已覺四周光亮,日晚倦梳頭,更倦吃喝,果真象神一樣活,幾頓斷糧而不慌張。沒有完全自暴自棄,有時用一個青瓷的小碗,乘一點黃瓜汁液,攪打上一點蜂蜜等,糊來湖去,忙自欺,也欺人,這就是中年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