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泰的角落
作者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了生活在阿勒泰的點點滴滴,那日子過的苦嗎?真的很苦!地理位置的獨特性,讓阿勒泰有大半年都處在寒冬中,冷的時候零下三四十度,熱的時候又零上三四十度。人們幾乎沒有固定的居所,像歷史書中讀到過的那般他們過著游牧生活。隨著天氣的變化,他們會春夏秋冬的逐著牧場而居帶著所有的家當(dāng),趕著牧群,就那么一直流動著。家,也不過就是一個帳篷。而作者李娟的家也免不了如此流動,雖然他們沒有牧群,但他們要做生意,所以就得跟著人群流動,在阿勒泰流動才是常態(tài)??擅髅鬟@么苦了,從作者的文字中仍然流露出一種純樸的快樂。他們會在養(yǎng)育中善待每一種動物,又在販賣或宰殺時毫不留情,但這其實也是一種物競天擇的合理存在不是嘛?
拿作者李娟家來說吧,他們是為數(shù)不多的漢族人,這一家人還真是有趣呢,從給動物取的名字就看出來了,他們給一只狗取名叫瓊瑤,不知道瓊瑤阿姨作何感想……還有一只叫賽老虎,不知道是不是正如老虎那般兇猛;在那么缺水的地方居然還養(yǎng)起了金魚,每天還要跟它聊上一會兒,明明如此珍愛卻還是把它養(yǎng)死了,原因居然是怕把金魚凍著,就把魚缸放在熱鐵皮上烤,結(jié)果愣是把魚兒給煮熟了,簡直讓人哭笑不得!在他們的生活里這樣的趣事比比皆是。
但即使快樂如他們,我想我們也不會羨慕他們的生活吧。其實我們總是很矛盾,一方面驚詫他們的落后,另一方面又想保留住這種淳樸的生活方式,就像申請非遺一樣??缮鐣偸且蚯鞍l(fā)展的,年輕的一輩都更向往外面的世界,像他們這樣靠天吃飯的生活方式終歸是會被湮沒在時代的長河里的,而現(xiàn)在能用文字或畫面記錄下來,讓我們從中感受到那樣的生活,就算是對它們最好的銘記了吧。歷史不就是這么演進的嗎,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被當(dāng)做歷史,出現(xiàn)在未來的課本中,誰又知道呢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