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災難,讓我們重新審視
這幾天 都是晴好天氣,陽光直射到客廳,暖洋洋的。往年的日子,成群結隊,歡聲笑語,超市里的元宵商家排成排,打電話的網上搶的都早早的拿到玉黛湖花燈展的門票,約上爸媽,抱上孩子,換件漂亮的衣裳,迎著和暖的春風,好一派祥和景象!
可街道上寥寥無幾的行人,全部用口罩封閉,行色匆匆,鮮見有幾輛車駛過,往日熙熙攘攘的商鋪大門緊閉。就算小區(qū)里的老鄰居碰巧見了面,也相隔數(shù)米,從眉眼身型著加以判斷后招手示以禮儀。每天實時更新的數(shù)據(jù)和消息讓躲在家里的人也惶惶不安,微信圈里漫天飛舞的鄉(xiāng)村措施和接觸人員信息不斷發(fā)酵,和煦的暖陽也驅散不了罩在心頭的陰云。
這些年,中國的腳步很快,中國速度快得領先世界很多。這一場瘟疫,令原本喧囂煩擾的世界驟然靜了下來。
其實病毒消息早就傳出,2019年12月底,新聞媒體就報道了湖北武漢發(fā)現(xiàn)不明原因肺炎。當時我們僅把它當作一條極普通的消息,沒人想到一個月時間,竟然演變成了國家的災難!病毒肆無忌憚,無孔不入。
因為組織聯(lián)誼會的關系,我的微信好友中有不少是醫(yī)護人員,他們中有在一線直接面對病毒的,也有進行防疫防治工作的。在面對災難時,他們沒有退縮,放棄休假,主動請纓,竭盡所能。
這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身外事,比病毒更可怕的,是固執(zhí)與傲慢!這是一次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我審視。
舉國抗疫之下,我們仍會看到一些不聽勸阻的群眾仍然聚集,仍然故意隱瞞接觸史及病情,仍有在公共場合不戴口罩,摘下口罩向鄰居門把上吐口水等種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,這怎能與己無關?
當你看到耄耋之年的專家奮戰(zhàn)在第一線,當看到那些勇敢無畏的“逆行者”偏向虎山行,當我們的醫(yī)護朋友舍下家人每天都在與死亡交鋒的感人事跡時,這都不讓人動容嗎?
當國際輿論向中國施壓,國際航班停運,世衛(wèi)組織考察要將疫情定性升級時,這時考慮的還只是自我發(fā)展嗎?
在瘟疫面前,誰也不是一座孤島!我們不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苛求別人,但我們可以在災難面前保持冷靜,我們應該要認識自己。
這場戰(zhàn)爭不會持續(xù)太久,中國政府不容許它橫行,世界各國也不會袖手旁觀。災難,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。在這場已經開始蔓延到全球的災難面前,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。
歷經災難,我們應該更懂得珍惜,珍惜生命,珍惜自由,珍惜能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幸福。生命盡管堅強,但在疫情面前不堪一擊。今天的新聞,鐘南山教授團隊重新定義了病毒的潛伏期,最長可達24天,這漫長的時間里,沒有人知道病毒潛藏在何方。去掉那些無知的勇敢,收起那些無效的呻吟,擦亮睿智的眼睛,此時我們首要做好的,那就是保護好自己。
我們應該重新審視生命,審視生活的意義與責任。我們,尤其是年輕一代,應該從這樣的國難中警醒,得以甄別,找到答案。如果還在為如何應付績效考核而苦惱,為因為沒用盡力氣拼拼一建、試驗工程考試而找盡借口,為手機里的小游戲忙著昏天地暗,為了物質攀比而透支未來的金錢,甚至任性的因為工作上的錯誤就沖動遞上的辭職信,那么真應該靜下心來,重新給自己定定位,重新給自己的人生下個定義。
災難很快就會過去,但面對災難的態(tài)度,是人類區(qū)別叢林與文明的分水嶺。你選擇文明還是野蠻,選擇奮進還是頹廢,這都取決于你自己,災難之時,是該好好考慮一下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