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百米賽跑的速度跑贏青蘭超四分馬拉松
為了無愧于歷史的使命擔當;我們從風雨中走來,承載著魯中公路60余載“魯中崛起,筑通天下”的核心理念,厲兵秣馬,養(yǎng)精蓄銳,枕戈待旦。
為了不負昨日的偉大夢想,我們承載著公司領導的信任和囑托,我們蓄勢已發(fā),利劍出鞘,逐鹿青蘭。在青蘭高速的戰(zhàn)場上,我們都是追夢人。
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18條東西橫線中的第六條橫線,青蘭高速承擔著我國戰(zhàn)略運輸通道的重要使命。
作為山東省“三橫四縱”綜合運輸通道中青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,“九縱、五橫、一環(huán)、七連”高速公路網中“橫三”線,青蘭高速無疑在推動山東中、東部地區(qū)的經濟社會發(fā)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青蘭高速公路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工程施工二標段,起點位于濟南市萊蕪區(qū)高莊街道塔子村,向西止于萊蕪區(qū)牛泉鎮(zhèn)吳小莊村南,全長13.43公里,比四分馬拉松10.54825公里還要長出2.88公里。
為了堅決保證2020年底項目通車目標,我們集起全員之智,聚起全企之力,高揚“求真務實,同心圖治,團結拼搏,追求卓越”的旗幟,從進場的第一天起,便吹響了“開工即沖鋒”的號角,誓以百米賽跑的速度跑贏青蘭這場超四分馬拉松。
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、喊得來的,而是拼出來、干出來的。
從入駐項目部駐地到全面具備辦公、試驗條件,項目部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門窗拆除安裝、水電改造、網絡鋪設、地面硬化、墻面粉刷等一系列室內、室外裝修以及試驗儀器設備進場等工作,我們用“雙腳不出院,日行兩萬步”的付出,做到了一天一個樣,三天大變樣,五天不一樣,使一個廢棄長達2年之久的院落脫胎換骨,煥然一新。
在此期間,項目部從領導到員工,從老員工到新學生,不分職級、不分崗位,全部親力親為,盯在施工一線,征遷、清表、測量、會審、交底、施工準備等各項工作全面展開:
4月30日,與設計單位完成現場測量交樁,隨即便組織測量人員對損壞的點位進行加固和補設,并在駐地監(jiān)理的指導下分組展開導線點和水準點復測工作。
5月3日,預制場開始整平場地,第一臺機械設備正式進場。
5月6日,電子版施工圖下發(fā),項目部組織第一次圖紙會審。
5月11日,汶河路分離立交施工現場組織首件工程技術、環(huán)保交底。
5月12日,青蘭萊泰項目二標段在七個標段中率先正式舉行開工儀式,項目進入新的實質性操作階段。
5月14日,首樁3a-4樁基混凝土灌注完成。
所有的工作都在最短的時間內,以最快的速度、最高的效率運轉著,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奔跑。
5月16日,齊魯交通集團公司左總一行在視察我項目部項目建設情況時,對我們項目部敢于打破常規(guī),狠抓節(jié)點控制,迅速推進征遷,加快施工隊伍進場等各項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了充分認可。
天上不會掉餡餅,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。
作為目前山東省工期最短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,如期實現通車目標,注定要付出更多。
為此,從進場的第一天起,我們便明確了一個信念:我們要跑在工期前面,只有跟自己比,比拼搏、比汗水、比進度、比質量、比團結、比紀律。要以“跳起來摘桃子”的勁頭,自我加壓,確定更高的奮斗目標。
各部室嚴格按照齊魯交通、公司及項目部要求,堅持提高站位,統(tǒng)一思想,不講條件,心無旁騖地投入到項目建設中,同時突破常態(tài),倒排工期,加大人員、設備投入力度,以滿足項目加快建設。
面對工期任務計劃,各部室主動認領,分兵把口,各司其職,對自己負責的領域主動對標對表,進行再分解、再細化。對于主要經濟指標,嚴格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,重點任務細分落實到具體工作措施,逐項定職責、定任務、定標準、定時限,做到責任到崗、責任到人、責任到底,確保各項任務執(zhí)行有力、擲地有聲。
牢固樹立時間意識,分階段安排各項工作任務落實進度。計劃部門按分月、分季度列出時間進度表,明確時間節(jié)點,保障工作進度。“馬上就辦”已成為每一名干部員工的口頭禪,“真抓實干、辦就辦成”已成為樹在全體人員心中的一把標尺,如今,一切都堅持“快”字當頭,工作一經安排,便雷厲風行、馬上就辦,第一時間行動、第一層面落實,決不能猶猶豫豫、拖拖拉拉,已在項目部蔚然成風。以實干為先,不當“談將”當“干將”,已成為所有人員的共識。
上下共欲者勝。目前,項目部日完成產值、累計完成產值、路基清表、樁基、涵洞等各項工作排名始終位列第一名。
我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,就要有志不改、道不變的堅定。
進度固然重要,沒有質量、安全和環(huán)保的進度卻是我們必須要舍棄的。
質量方面,項目部成立了質量管理領導小組,明確第一管理者管生產同時必須管質量,并配齊專職質檢工程師和質檢員,制定相應的質量管理目標及崗位責任制,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,將質量責任層層分解,在定人定崗的前提下實行全員管理,人人管質量,質量與人人有關。
各分項工程開工前,堅持技術交底先行,制定各工序標準化作業(yè)細則,并進行培訓交底,以此保證和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技術水平。嚴格執(zhí)行工序交接檢查制度,對易發(fā)生問題或容易出現質量通病的部位加大技術投入和管理力度,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及施工工藝流程。按要求配置施工機械和試驗檢測設備、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,質量檢測水平和各項設備的利用率。
抓好材料,就從源頭抓好了質量。項目部從料源考察到合同談判,堅持在微信群內公示,杜絕暗箱操作。材料到場后質檢部和中心試驗室等有關人員隨機抽樣檢查,杜絕了不合格材料使用到工程中。
強化安全紅線,嚴守環(huán)保底線,是項目部一以貫之的兩條線。圍繞項目安全生產目標,項目部以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為抓手,嚴格貫徹落實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”的安全生產方針,由安全環(huán)保部牽頭,通過宣傳動員,觀看安全環(huán)保警示片,組織安全環(huán)保教育培訓考試和知識競賽,開展應急演練活動以及提安全環(huán)保建議,讀安全環(huán)保書籍、查崗位安全環(huán)保隱患等多種不同形式的活動,形成了全員參與安全環(huán)保管理的濃厚氛圍,切實保證了項目安全環(huán)保工作正常進行。
現在,青春是用來奮斗的;將來,青春是用來回憶的。
作為項目部的先鋒隊,一二分部和預制場從進場的那天起,更是高負荷運轉。二分部經理是一位80后,從前期籌備到正式入駐,從前期清表到項目首鉆,再到現場全面鋪開,他已經連續(xù)三個多月沒有請過一次假,沒有回過一次家,孩子想了見不上,家人病了顧不上。為了項目保證所在段落正常有序施工,一分部經理天不明便出發(fā),沿線跑一趟再回到項目部吃早飯,白天在工地上緊張地忙碌,晚上加班加點匯總當天的困難,解決當天的問題,并與工程技術部負責人細化第二天的工作計劃,常常工作到凌晨,坐下就不想起來。
青蘭二合同項目部是一支年輕的團隊,90后占到近70%,就是這樣一支團隊,他們因為對公路事業(yè)的熱愛,因為對未來可期的夢想走到了一起,投身于青蘭項目建設中。從施工現場現場到項目微信群,始終都會發(fā)現他們活躍的身影。
早晨6:00,“第一輛車已經進入現場”,微信群內第一條消息是他們發(fā)出的。
從這一刻起,微信群逐漸開始活躍:
上午9:00,“k19+045蓋板通道(24米)墻身澆筑”
深夜23:52,“k22+665鳳儀莊2號橋4b-5樁基灌注完成,合計方量17.5方,累計完成18顆樁基/共42顆樁基。”
直到凌晨2:06,“鳳儀莊2號橋灌注完成六顆”,群內最后一條消息發(fā)出。還是他們。
山再高,往上攀,總能登頂;路再長,走下去,定能到達。
歷經風雨洗禮,歷經時光沉淀,我們始終不忘初心,不改情懷。久久為功,舍我其誰,我們終將收獲成功的喜悅,跑贏青蘭超四分馬拉松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