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建全球最大太陽能道路
想象力也可以轉(zhuǎn)化為生產(chǎn)力。日前,浙江省紹興市建成了一段世界上承重最大的太陽能試驗道路。如果可以實現(xiàn)大面積推廣,電動汽車就能擺脫充電樁的束縛,邊行駛邊充電。
然而,從想象力到生產(chǎn)力的這段路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。比如此前就有媒體報道,經(jīng)過5、6年的投資與發(fā)展后,美國的一段“原型太陽能道路”在鋪設完不久就出現(xiàn)故障。這也顯示這種綠色能源模式仍存在技術隱患。未來汽車充電比加油還方便的夢想能實現(xiàn)么?從試驗到落地,還有哪些難關需要突破?
日前,在浙江紹興蘭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園區(qū)內(nèi),一輛200噸的大型自卸車輕松壓過一段由太陽能電池板鋪成的道路,路面完好無損。這標志著由蘭亭太陽能、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、清華大學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研究中心等多家單位歷經(jīng)十年完成的“太陽一號”光伏路面道路成為目前世界上承重最大的太陽能試驗道路。
如何做到既要使用便于陽光吸收的透明材質(zhì),又要具備極強的抗壓能力,蘭亭工程建設集團工程師李景軒告訴記者,他們借鑒了馬賽克的結(jié)構,“如果整張的玻璃放在平面上,應該說是做不到的。我們是把它最小規(guī)格化,像馬賽克一樣一塊塊的小格子,那么在上面的承載自然就高了。”
此外,道路的基底層由剛性的水泥和柔性的瀝青結(jié)構組成,進一步增強了道路的承載力??箟簡栴}解決了,如何給汽車充電呢?李景軒介紹,路面鋪設了太陽能電池,把光能轉(zhuǎn)換成電能,電能再轉(zhuǎn)換成電磁波進行發(fā)射,關鍵在于未來的廠商要統(tǒng)一為車輛配備無線充電模塊接收電磁波信號,“要靠他們先行,你給他們反射的東西,實際上應該有一種通用的標準,有了這個標準,每個廠家生產(chǎn)的汽車都有了功率大小的裝置,就是充電快與慢的關系,無線充電都能充,那就好了。”
太陽光充足的時候,電能充足,陰雨天則電力不足,如何解決?李景軒介紹,發(fā)電量大時,剩余電量并入公共電網(wǎng),夜間或其他需要用電時再從電網(wǎng)輸送,實現(xiàn)“削峰填谷”。“今天給你提供100度了,明天沒有太陽了,需要反哺給我,提供5度、10度這樣。”
此外,這條太陽能道路還具有融雪功能,太陽能板下安裝了加熱材料與電加熱裝置。當加熱達到零度,透過太陽能板材的散熱使道路積雪融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