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號談
伴隨著眾多新媒體的誕生,工作中的應用也是大部分人離不開主要原因,時常在各種群里見到好多通知,動不動就“緊急擴散、緊急通知、要出大事情了”等等一堆令人費解的標題,見的多了,便胡思亂想起來,結合在這些所謂的標題配上的符號,總覺得小學三年級都應該懂的東西,但還是不放心地上網百度了一下,得到如下信息:
感嘆號,用于句子結尾,表示驚訝。主要用在感嘆句的句末,表示強烈的感情,所表示的感情有贊頌、喜悅、憤怒、嘆息、驚訝,傷悼等。
問號是語氣語調的輔助符號工具,表示一句話完了之后的停頓。用于疑問句、設問句和反問句結尾。
句號是用于陳述句末尾的標點,表示一句話的結束,新一句話的開始,提示讀者該句的表達意思已結束。
逗號把句子切分為意群,表示小于分號大于頓號的停頓。逗號在漢語及大多數外語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標點符號。
頓號表示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,分隔同類的并列的事,通常是單字、詞語或短句,當中的停頓較逗號短。
分號是一種介于逗號和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,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關系(并列、轉折、承接、因果等,通常以并列關系居多)的兩句分句。
不知是敏感還是的確如此,總覺得老祖宗留下了如此多的標點符號,現在竟然沒有幾個會用的,見到的符號竟然大多是感嘆號,這是如此令人擔憂的問題,表達強烈的情感才會用到的符號,為什么幾乎成了大多數人說話的一般結尾,有那么多需要表達的強烈情感?可別跟我說這是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,如此這般解釋的話,也就只能呵呵了。
工作初期,覺得最應該學會使用的還是問號的好,反問也好,疑問也罷,不懂就問,如此真誠且積極的態(tài)度是錯不了的吧;當然,重復性的使用問號就不提倡了,不懂問一次行,兩次行,三次再問就不是態(tài)度問題了,要認真審視自己的工作態(tài)度和工作方法。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礎和認識之后,多使用分號,對每一件事情,分類記錄,分類處理,分類解決,有時候工作一多,容易亂混亂,所以做好規(guī)劃,分門別類是至關重要的,否則變成了無頭蒼蠅,事倍功半。
閑談如此,思至筆處,還是踏實工作,莫浮躁,擼起袖子踏踏實實的干活,風雨過后,定見彩虹。

